Home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Content

新闻中心

为世界提供安全食品 做全球生态有色金属

——新凤祥控股有限公司建厂二十年科学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6 - 05 - 03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点击次数: 打印字号:T|T作者:新凤祥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新凤祥似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在中华大地上冉冉升起。
      二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在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山东阳谷县,新凤祥却在短短二十年里,从一个良种鸡场,迅速发展起以山东凤祥集团为龙头的绿色凤祥食品和以祥光铜业为核心的生态祥光有色金属两大产业,一举成为中国畜禽行业食品安全的典范,并建成中国第一个采用“双闪”技术的铜冶炼企业,开创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祥光旋浮铜冶炼工艺,由技术追随转向技术领跑,推动世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有一份责任,促使新凤祥从农场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12月13日莅临绿色凤祥视察工作时,对该公司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狠抓食品安全,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二十年前的今天,新凤祥建起第一个良种鸡场。随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又相继配套建起了一批标准化的良种鸡场、商品鸡场、饲料厂、屠宰分割厂、熟制品加工厂、调味品加工厂、保健品加工厂……绿色凤祥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跃成为中国肉鸡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生产加工出口企业之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绿色凤祥通过建立并有效运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努力打造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双保险的高品质鸡肉制品。
      绿色凤祥从源头抓起,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场,有效防范各种疫病的发生;所需饲料全部由本企业生产,绝不添加任何违禁物品,确保原材料安全可靠;严格执行兽医检验检疫制度,对生产加工和仓储销售全过程,建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自控体系,依据国际规范,实施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无缝隙衔接,确保“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
     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凤祥在肉鸡行业率先应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对鸡骨、鸡血、鸡内金等副产品,精深加工小肽血红素等新型医药保健品,和鸡精、鸡汁、鸡肉酱等复合调味品,产品附加值得到百倍提升,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有一份艰辛,就会有一份收获。目前,绿色凤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170多个产品通过“C”标志认证。“凤祥食品、安全健康”已深深地根植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心中,同时也锻造出了“凤祥”这个响当当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产品远销欧盟、日本、马来西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麦当劳、沃尔玛、家乐福等公司的重要战略供应商。
      山东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凤祥的官方兽医付延锋告诉记者,凤祥与日本、马来西亚、欧盟等多个国家的企业集团签订了食品供货合同。从备案养殖场、屠宰环节到熟制品加工,各进口国官方和企业对整条食品链进行严格体检,细化成110项指标,但这些指标都没有卡住凤祥。凤祥食品年出口额逐年递增,出口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2010年底,来自美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等2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实地了解绿色凤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和示范区建设情况时,都不禁连连点头称赞,竖起大拇指。美国外交官辛思迪先生表示,西方国家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通过参观生产现场,他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有了更大信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绿色凤祥正在建设总投资达16亿元的现代化养殖和食品加工一体化项目。主要建设高标准和规模化的现代化种鸡养殖场20个、商品肉鸡养殖场100个、孵化场1座、肉鸡屠宰加工厂1座。项目建成达产后,绿色凤祥可形成年加工肉鸡2亿只的生产能力,将有效推动中国畜禽业由“小规模大群体”粗放型生产,向“大规模大群体”集约型生产的根本转变。

有一种力量,推动新凤祥打造起最生态环保的铜冶炼厂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6月27日莅临山东视察听取刘学景董事长工作汇报后指出:祥光铜业的经验确实宝贵,突破了两个“闪速”技术,节约了能源,环保比较好,确实是一个比较先进、环保、节能、高效的铜冶炼企业。


      2008年7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获得我国建设项目环保最高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称号的10个项目中,与青藏铁路、三峡水电并列一起的,还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祥光铜业年产40万吨阴极铜工程。
      2009年9月19日,北京展览馆,在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上,祥光铜业“双闪”铜冶炼工艺模型,吸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无数的观众伫立凝望。
      祥光铜业,是新凤祥旗下生态祥光有色金属产业的核心。杀鸡的怎么会炼铜?杀鸡的怎么能“炼”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个国家环境友好工程?怎么还会被列入共和国60周年重大成就带着一系列问号,记者一步一步迈进祥光这个80多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工厂。
      这里的员工告诉记者,新凤祥人深信发展是硬道理,尤其是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凤祥精神鼓舞下,决心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结构,转方式,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科学严谨的论证,才高起点上马了世界上第二个采用“双闪”技术的现代化铜冶炼项目。
      上世纪末,美国肯尼柯特铜冶炼厂在世界上率先采用闪速熔炼加闪速吹炼工艺,有效解决了铜冶炼过程中低空污染和高耗能问题,被誉为世界上最环保、节能、高效的铜冶炼技术。
      为了给国家争光,为民族添彩,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祥光决定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采用“双闪”技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年产40万吨阴极铜工程。
      祥光铜业的建设,是中国铜冶炼行业的一件大事,党政各级领导、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为之瞩目。聊城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举全市之力予以支持,山东省人民政府及时将祥光阴极铜工程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国家环保部很快就审批通过了祥光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批准祥光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转贷款,各大金融机构联手予以重点支持。江西铜业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遗余力地帮助祥光培训技术人员。国内一批铜冶炼行业的知名专家,也先后加盟祥光,积极投身到祥光铜业建设的洪流……
      ——2005年9月19日,祥光一期20万吨阴极铜主体工程奠基;
      ——2007年6月18日,祥光一期工程点火烘炉;
      ——2007年8月12日,祥光一期工程闪速熔炼炉投产;
      ——2007年9月29日,祥光一期工程闪速吹炼炉投产;
      ——2007年10月1日,祥光一期工程产出第一批阳极铜;
      ——2007年11月11日,祥光一期工程产出第一批高纯阴极铜; 
      ——2007年11月29日,祥光一期20万吨阴极铜工程投产庆典隆重举行;
      ——2009年6月19日,祥光二期20万吨阴极铜工程开工建设;
      ——2009年7月19日,祥光顺利生产出首批85千克黄金,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011年4月26日,祥光一二期工程对接成功,闪速炉顺利投产;
      ——2011年6月17日,祥光年产40万吨阴极铜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2011年12月25日,祥光“旋浮铜冶炼工艺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和“旋浮铜冶炼生产过程在线控制系统”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三位院士和国内多位知名专家的权威鉴定。
      在传统铜冶炼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气、废水、废渣。要想生态环保,就离不开投入。对于这一点,祥光的态度是—舍得!祥光用于环保的投资累计达4.6亿元。正是因为有了科技作支撑,发展循环经济,祥光才能将各类废弃物料“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废气回收制酸。通过全封闭冶炼方式和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技术,使硫的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固化率达到99.9%,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国家标准低了34%。
      ——废水循环利用。采用新凤祥食品产业处理后的中水作为生产用水,全厂水循环利用率达99%以上,外排水达到国家环保排放二级标准。
      ——废渣再选再用。每年从废渣中回收纯铜一万多吨,还可从尾渣中提取炼铁原料,并可作为优质辅料生产水泥。
      ——余热高效利用。通过自热冶炼和余热回收发电,全厂吨铜综合能耗比国家标准低了53%,比铜冶炼行业先进值低了40%;余热发电将近占到全厂用电总量的16%。
      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祥光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一期工程在技术上主要是引进、消化和吸收,二期工程没有依靠国外,没有引进,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建设,取得专利技术6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随着铜冶炼向着更强化、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祥光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突破原“双闪”过程一味强调粒子分散机理模型的禁锢,应用空间旋浮冶炼反应的“粒子脉动碰撞”和“四重强化”过程机理,开创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祥光旋浮铜冶炼工艺”和“祥光脉动旋浮流型喷嘴”,由技术追随转向技术领跑,填补了世界铜冶炼技术的一项空白;同时,开发应用“旋浮铜冶炼生产过程在线控制系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旋浮智能冶炼和自热冶炼,大幅度提升了我国铜冶炼技术的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短短几年时间,祥光给洋设备赋予了“中国芯”和“中国魂”。2008年10月30日,参加上海第12届国际闪速熔炼技术交流大会的25个国家的百余名铜冶炼专家,包专机来祥光参观交流,无不为之震撼,高度评价祥光建成了一座50年不落后的铜冶炼企业。祥光的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更是让国际上同行业专家大为惊诧,他们盛赞祥光生态炼铜法比原有的“双闪”技术至少先进了十多年,祥光人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
      正是凭借这些独特的优势,祥光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七家企业之一,被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列入获准铜精矿加工贸易的七家企业之一,被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评定为第一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2009年12月10日,“祥光”牌高纯阴极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注册。2011年7月20日,“祥光”(XGC)牌阴极铜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成功注册,祥光高纯阴极铜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熠熠生辉。

有一个使命,引领新凤祥为民族工业振兴走向更高更强

      ——新凤祥正推动建设以生态祥光为龙头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打造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铜产业基地,谱写更加壮丽的华章。

      廿载披荆斩棘,鼎力打造绿色凤祥;六年拼搏奋进,豪情创建生态祥光。新凤祥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典型。
      新凤祥掌门人刘学景,是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他深情地告诉记者:“是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好政策成就了新凤祥。新凤祥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政各级领导高瞻远瞩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各大银行始终如一的金融支持,离不开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土畜商会、肉类协会、畜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科学有效的专业支持,离不开中国瑞林公司、江西铜业等兄弟企业的技术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厚爱。我们不但要把新凤祥事业做大做强,而且将始终把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新凤祥事业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团队。
      新凤祥人始终以“新凤祥创造美好新生活”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将“为世界提供最安全食品,做全球最生态有色金属”视作自己的美好愿景。这份真诚与自信,来源于他们“诚信,尊重,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因为形成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新凤祥才能在群雄并起、逐鹿纷争之中脱颖而出。
      刘学景笑着告诉记者:“要说冲锋陷阵,我们这帮老伙计没得说;至于现代化管理,这些年青人更‘给力',比我们强。”
      这些更“给力”的年轻人,指的是以刘志光为总裁的新一代精英管理团队。“少帅”刘志光,英国剑桥大学硕士毕业,加盟新凤祥后,他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勇于创新、敢打硬仗的生力军。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管控模式重塑、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源整合以及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提升。通过流程再造与ERP、OA协同办公平台等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使管理模式更加优化;通过广泛采用机械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了新凤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跨越;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低成本扩张,实现了新凤祥发展思路和盈利模式的根本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3月31日,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千亿)暨年产32万吨铜深加工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2010年8月25日,新凤祥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力争3-5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矿业资源基地,闯出一条建设“海外祥光”的新路子。
      2011年6月28日,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批准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凤祥决心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国内,面向海外,以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绿色凤祥将扩大养殖基地,抓好食品安全,扩大加工规模,优化产能匹配,抢占出口份额,加强品牌运作,拓展零售渠道,着重发展“育种—养殖—屠宰—加工—营销”绿色农业产业链;生态祥光将开发双重资源,发展多种金属,做大做优冶炼,适度延伸下游,着重发展“资源—冶炼—加工”生态工业产业链,以祥光铜业为龙头,推动创建以生态高效、全产业链及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十二五”期间,力争将新凤祥打造成为以绿色食品、生态炼铜、铜深加工、稀贵金属提取、再生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资本运作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中国食品工业和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史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华章!



Links to Business